抢跑Uber上市,估值250亿美元的Lyft面临三道坎( 四 )

Lyft核心业务基本都在美国 , 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低于Uber , 250亿美元估值从何而来?

最直接的原因是基于上一轮投资后的估值增长 , Lyft上一轮投资后估值为151亿美元 , 业绩一直在高速增长 。 2018年5月15日 , 据CNBC报道 , Lyft首次披露了其在美国网约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5% , 增速十分可观 。 Lyft2018年三季度收入达到5.63亿美元 , 同比增长88% , Uber同季度营收只增长了38% , 四季度营收30亿美元同比增长更是降低到25% , 可以看到Lyft与Uber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 营收增长超过88% , 市场份额从22%增加到35% , Lyft估值增长50%不算夸张 。

同时 , Lyft不满足于仅仅在美国市场进行竞争 。 2017年12月13日 , Lyft宣布在加拿大展开出行服务 , 这是Lyft的海外首站 , 当时 , Uber退出了加拿大的魁北克省 , 原因是由于其监管条例过于严苛 。

积极探索其他出行业务给了Lyft更大的想象空间 。 2018年7月Lyft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共享单车公司之一Motivate , 后者在美国多个主要城市上线了共享单车服务 , 包括旧金山湾区、纽约等地 , Lyft还推出了电动滑板车业务 。 此外 , Lyft很早就开始布局无人驾驶业务 , 先后与谷歌Waymo、福特等制造商合作 。 2018年3月 , Lyft宣布在美国测试自主设计和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 。 10月 , Lyft宣布收购一家英国创业公司Blue Vision Labs , 将利用Blue Vision Labs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技术积累来推动其自动驾驶业务的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