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便利店之殇:谁才是最佳生存场景( 五 )

笔者走访的第二家全时便利店就属于加盟商 , 面积约在60平米左右 , 配有6名店员 。 其处境相比第一家要更为恶劣 , 据店员透露该店老板已经在计划裁员 。 情况与全时相似的还有邻家和131便利店 , 这二者已相继退出便利店行业 。

连锁品牌便利店为什么干不过夫妻店

切回本文主题 , 社区场景相较于商圈、办公区等繁华地段 , 连锁品牌便利店的房租成本或许会有所下降 , 却也不得不正视一些新的尴尬 。

笔者从多位店员口中了解到 , 虽然店址选在社区 , 但进店的顾客以年轻群体为主 。 也就是说 , 在消费群体上连锁品牌便利店没能做到全面覆盖 。 这是受连锁品牌特有的调性和统一管理所限 。 无论直营还是加盟店 , 可变的弹性空间都很小 , 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商品结构以及门店风格做出调整 。

店内消费高峰期为早中晚 , 即下班和吃饭时间的重合 , 鲜食、零食、日用品是店内最畅销的商品 。 实际蹲点过程中 , 连锁品牌便利店中客流量最大的是7-11 , 日均进店顾客月700-800人 。 店员透露客以单价10元左右计算 , 日均营业额在1万元上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