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入股大润发母公司后,第一张成绩单来了( 三 )

黄明端在大润发1号店门前

盈利这件事 , 不能急于求成

高鑫零售在中国大陆拥有484家大卖场 , 2018年营业收入993.59亿人民币 , 这是什么水平?

以华润万家为参照 。 整合了TESCO中国业务等一系列业务 , 华润万家旗下自营门店目前达到3192家 , 是高鑫零售6倍 , 2018年销售额1013亿人民币 , 几乎与高鑫零售不相上下 。

从营业收入看 , 华润万家是中国“超市老大” , 但是从盈利能力上 , 高鑫零售则技高一筹 。

2017年11月20日 , 阿里巴巴宣布斥资224亿港元获得高鑫零售36.16%股权 , 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

对于阿里巴巴来说 , 高鑫零售旗下的大润发 , 是部署在大卖场赛道的新零售大军之一 。 它的战略价值在于 , 承接阿里巴巴的生态能力 , 探索一条适用于大卖场行业的新零售道路 。

双方的试验田落地到大润发 。 2018年3月 , 阿里启动对大润发的数字化改造 , 截止目前已完成400余家大卖场的初步改造 。 黄明端原本计划用两年时间做完的工作 , 被缩短到不足一年 。 其中包括:后台系统的打通、天猫热门商品的落地、“淘宝心选”的入驻 , 盒马鲜生悬挂链等“黑科技”的引入 , 以及淘鲜达提供的流量入口 , 饿了么与盒马承接的配送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