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被赋“生命” 会抢艺术家饭碗吗?( 四 )

李笛:我有无穷无尽的思想,你有无穷无尽的思想,但实际上这些思想在咱们交换的过程中,都浓缩在了这一本也就几十K、几百K数据量的这个作品里。所以它极大程度地依赖读者的还原,或者我们叫解压、解压缩,它依赖着读者的想象力,依赖着读者花时间去破解谜题,花时间去思考,花时间去二次创作。

但以现在的状态来看,人们越来越不愿意花时间去进行解压缩的过程。假设之前有读者看《全职高手》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文本,可能就只是看看,没有任何想法,那起码小冰在这个交流和交互的过程中能够促进你的思考,因为你必须要和叶修(《全职高手》男主角)聊天,那就必须要想想你要和他说什么,要破解谜题,去思考,去解压。所以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比较好的一个方向。

趋势

电视剧出现交互式结尾

北青报:我们观察到可交互不只出现在文学,电影、电视剧也都在出现技术助力交互的趋势。年初《黑镜:潘达斯奈基》就采用了可交互的结尾,让观众自行选择故事的走向。Netflix还早早就把数据运算引入到《纸牌屋》的创作里,制作出“观众眼中的完美剧集”。艺术真的可以如此吗?艺术和工业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