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被赋“生命” 会抢艺术家饭碗吗?( 五 )

李笛:艺术和工业的区别一直都很模糊,我们认为自己创作一个东西是具备充沛的创作力的,真的吗?不一定。当一个作者说他画这张画他是很认真的,观众确定吗?不确定,对吧?比如美国滴流画派的杰克逊·波洛克,他的画面都是自动完成,他的画是否经过了审慎的思考,你并不知道。所以,没有一种创作是可以被证明完全经过了审慎的思考。

世界上也有影子作家、影子写手的情况,虽然那是两个人,但就连很熟悉这个作者的研究者,都不能够确定这篇作品是不是作者写的。像卓别林去参加模仿卓别林的比赛,他自己都得不了第一,所以这个标准是不存在的。

北青报: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人类创作者,与其担心在人工智能面前作者会消失,不如赶紧去创作?

李笛:对,有很多人说“小冰你不会写诗,你不能写诗,因为你没有灵魂,人类是有灵魂的”。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这其实在于一个时代的趋势,今天时代的趋势是向着宽带宽的、向着多线任务交互的这个方向在发展的。

文/本报采访人员 张知依 统筹/满羿

新闻内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