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T1改造项目建设“四型机场”提升旅客体验( 五 )

采访人员探访虹桥T1时,一个细节让人眼前一亮:航站楼值机区打开的照明灯光很少,基本靠自然采光就让体量可观的建筑内部明亮通透。这是上海机场集团、机场建设指挥部在虹桥T1改造施工中,精心打造的绿色减碳举措之一。

空调、照明等系统是航站楼能耗大户,而让旅客在光线明亮、空气清新、温度怡人的环境里候机,又是机场服务的应有之义。为同时实现舒适与绿色,一项项减碳新招在虹桥T1改造中纷纷亮相。在办票厅斜坡屋面的造型设计中,改造项目对斜坡的角度和材质加以优化,改善了大厅采光效果与均匀度;改造施工还利用办票厅的高大空间布置侧窗,增加自然通风,减少空调系统能耗;针对国际联检厅被围在建筑内部、难以自然采光通风的难题,虹桥T1的改造设计将脑筋动到了联检厅的中间立柱,创造性地设计了与通风塔相结合的伞形柱,并在立柱上方设计天窗,成功优化了采光通风与舒适性,又降低了照明能耗。

上海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虹桥T1又位于虹桥机场跑道的东面,每逢夏季航站楼空侧西向日晒严重,如果不加处理,夏季制冷能耗会大幅上升;但改造工程又要兼顾采光、视野需求,不能简单遮蔽。为化解地理位置带来的先天矛盾,虹桥T1改造设计中,在视线高度以上区域,选用了折板形穿孔板来遮阳,既能大幅降低西晒造成的制冷能耗、提升室内舒适性,又不影响采光。改造施工还根据不同登机廊桥的朝向,设置了不同角度的廊桥竖向遮阳板,大大降低登机廊桥的制冷能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