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文化味儿(解码·乡村文化振兴)

人民日报 本报采访人员 王汉超

孩子们在由农家院改造的明港镇新集儿童绘本馆前看书。

邹小慧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河南探索以文化建设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既补短板、又做内功,既抓硬件投入、又重机制完善。音乐厅村里扎根、图书馆书香进门、千村联欢唤醒“村文化”……一系列探索孕育着一股向上的力量,并不断辐射到千村万户。

3月,25所“乡村音乐厅”,在河南省驻马店、商丘、信阳、周口的25个村庄相继揭牌。这些村子里共计3000多个孩子,将告别没有老师上音乐课的日子。

在3月3日驻马店市确山县秀山村的“乡村音乐厅”启动仪式上,文化志愿者、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艺术学院李俊生院长给830多个从没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农村娃上了一堂歌唱方法基础课。一个四年级的女孩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歌也可以唱得那么好听。”

这是河南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用文化激活乡村振兴的缩影。2016年以来,河南已建设完成“乡村音乐厅”近200个,倡导推广“乡镇图书馆”建设,既补上短板又做足内功,从硬件投入、内容丰满到机制完善齐头推进,在9万名注册文化志愿者中征招了1.6万人,组成一支支文化志愿小组,分赴全省贫困乡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