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文化味儿(解码·乡村文化振兴)( 三 )

村民丁桂芝说,原来以为音乐就是唱唱歌,学了才发现里边这么多门道。她过去赶黑跳广场舞,现在才知道那只能叫“热身运动”,在老师教导下,已会跳三四种舞、唱四五段豫剧。

河南建“乡村音乐厅”,源于一次对乡村文化生活的调查。调查取样了346个行政村,发现93%的村没有音乐、美术、体育等文化活动人员,连兼职的都没有。个别村组织过活动,也是打鼓、敲锣、扭秧歌等几十年前的老花样。文化下乡,一次只能管3天,满足不了全年。随着扶贫深入,农村更像荒漠渴求水一样需要文化浸润生活。

群众需要“乡村音乐厅”,它落在哪就能在哪扎下根。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规划,下一步“乡村音乐厅”侧重点单式建设,按乡村需求协调配套资源。河南省文化馆党总支书记冯莉介绍,现在,靠一年半载送一场演出进农村已是杯水车薪,农村需要一场文化生活的供给侧改革。在设施薄弱、人才匮乏、文化土壤贫瘠的现实下,河南尝试汇集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从补短板入手,逐渐让乡村生长出一支永不离开的文化队伍。

乡镇图书馆,为留守孩子、村民建起第二课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