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长的文化味儿(解码·乡村文化振兴)( 五 )

事实证明,图书馆在乡村孕育着一股向上的力量,并不断辐射到更广阔的地方。不仅孩子,越来越多的人也踏入图书馆的大门。如今,图书馆已经成为乡村活跃的文化阵地。明港镇分馆实行“图书回购”,收集读者手中的好书;肖店分馆成为泥塑、剪纸等非遗的第二课堂;长台分馆整理的《花生种植大全》《淡水养殖宝典》等资料让农民如获至宝……

在焦作市,图书馆同样向着农村和山区延伸,在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等多处开设分馆和流通点。在孟州市莫沟村,几间宽敞的窑洞被修复改建,24小时向读者开放,被网友称作“最美的乡村图书馆”。

村晚大联欢,给千余个村庄、数万名乡亲一个舞台

今年,河南的乡亲们度过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春节。

一声倡导,引来数以千计的乡村晚会、数以万计的参与群众。1120多个村庄办出了属于自己的乡村春晚,并参与了乡村春晚大联欢。10多万“民星”登上舞台,参与的农民群众以千万计。

这是河南首次把全省村庄打通来开展的一场文化互动,自启动之初,就吸引了全省甚至全国乡村的目光。发出号召几天内,全省326个行政村、21万村民报名参加。10场乡村晚会脱颖而出,通过全媒体向全省播放。鲁山县的楼子河村再一次成了焦点。除了节目丰富、演员训练有素之外,村里102岁的老人李文盘在一大家50多人的簇拥下登上乡村春晚舞台,五世同堂的场面让许多观众为之动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