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能“吃”下印度吗?( 七 )

目前,PUBG已经发表声明,称将与教育从业者、父母和政府机构一起改进游戏。

更重要的问题还在变现。尽管用户群体庞大,但印度的游戏产业主要依靠于智能手机的增长,并未经历过PC游戏时代,作为主力军的学生群体,其支付能力也相对有限。

梦碎微信

尽管屡屡受挫,腾讯在印度并非没有梦想和抱负。微信印度团队一度达200人,也曾寄望复制自己的中国传奇,但最终却折戟沉沙,黯然退场。

那是腾讯国际化的最初尝试。当时,马化腾称微信是最有可能国际化的产品,对微信寄予厚望。2012年初,微信的用户突破了1亿,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国际化扩张。

微信采取的是两步走的策略,先占领周边的东南亚、南亚国家,再与欧美对手竞争。印度自然是首选中的首选。彼时,腾讯跟随Naspers在在线旅游平台Ibibo占有一席之地,WhatsApp也刚进入印度不久。它从Ibibo抽调了一支本地团队,在印度推广微信。

腾讯当时不惜砸下重金造势。在南美区,它请了足球巨星梅西代言,印度的代言人则是当时因《年度最佳学生》家喻户晓的当红小生Varun Dhawan和宝莱坞女演员Parineeti Chopra,微信的广告遍及电视、广播和大型商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