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匠人传承蜀中名砚( 二 )

蜀中名砚

历经千年名传天下

赖庆良是蒲江县西来镇人,从小喜欢书法。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蒲江家家户户都有“墨盘子”,蒲砚几乎是每户人家的必备品。上初中时,赖庆良拜石雕名师许世勤为师,从那以后,他便与蒲砚结下缘分。

不知从何时起用毛笔字书写的人越来越少了,“随之而来的是,蒲砚也越来越少见了。”1986年,从部队退伍回到蒲江,赖庆良觉得自己应该为蒲砚做点什么,他便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蒲砚制作技艺。

蒲砚名传天下大概是在宋代,相传是宋代理学家魏了翁携带蒲砚进京应试,适逢天寒地冻,应考文人用墨皆冻成冰,只有魏了翁所用蒲砚中墨水不冻,顺利应考。

不过蒲砚生产的历史可以再往前推。2016年8月,考古人员在蒲砚村发掘船棺时发现,有两块“石头”静静地躺在船棺里。经专家辨认,这是一套砚台,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蒲砚村古砚的出土同时意味着蒲砚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赖庆良说。

为了全身心投入蒲砚技艺传承,2011年赖庆良干脆辞去了工作,与师弟杨忠正一起成立中国蒲砚创作基地,“蒲砚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就这样失传了,我觉得有点可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