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所有制帽子 中国经济将从竞争中性中获益( 三 )

他认为,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府,政府是宏观调控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国有资本的所有者,这三种职能按道理是要分开的,但现实中却很难分开。竞争中性就是针对这种现象,让国家办的企业不再享有超越其他企业的特殊权利。

其次,要解决对待民营企业在形式上平等、实际上却不平等的问题。

刘世锦举例说,大家还是会认为跟国有企业打交道更保险。比如在贷款上,长期为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或者传统业务服务的金融机构,在给民营企业、创新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服务上是缺少创新能力和相关产品的,那么原则上的平等实际上就是不平等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刘世锦表示,还是要通过深化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也是中央的大政方针。另外,在金融体系等方面,也应该发展更多能够为民营中小企业服务的专业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机构,这需要进一步放宽准入,从而来解决能力不对称的问题。

最后,从竞争中性的角度来说,刘世锦建议,政府应该鼓励企业做优做强,而不再是一味提倡做大。由于企业的技术特点和行业特点,有些企业可以做优做强,但是做不大。如果一味鼓励企业做大,很可能会造成企业过度扩张,产生的市场结果即形成垄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