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三角洲贫困为何难以破解(记者观察)( 八 )

种族不平等,是横亘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鸿沟。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说过:“争取非洲裔美国人的经济平等,就必须让全体美国人共享经济机会。”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50多年过去了,美国依然是一个高度分裂的国家,对非洲裔来说经济机会似乎还在减少。”按照2016年统计数据,密西西比州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白人人口比例为11%,而非洲裔则为36%。

罗伯特·吉尔平说:“前总统托马斯·杰斐逊曾认为,非洲裔奴隶和白人的关系需要几代人才能走出扭曲,但我想他低估了问题的严重程度。”

政治架构设计不公平,进一步强化了经济不平等现象。非洲裔传统上支持民主党,但密西西比州总体上共和党势力占优。科里·维金斯说,两党纷争导致的结果是,非洲裔民众改善自己社区、提高教育医疗水平、缩小贫富差距的愿望始终难以体现在政策上。

政策的不平衡,导致贫困问题“代代相传”。“企业决定在哪里投资,不仅要研究当地税收制度,还要衡量劳动力状况、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我们不具备这些优势,就很难吸引投资。”科里·维金斯说,当地在基础设施上长期投入不足,带来灾难性影响,教育、劳动力健康水平、技能水平都赶不上其他地区。“如果在当地男性劳动力中做筛选,去掉有犯罪记录和药物成瘾者,合格人选就非常少了。这种情况下,谁还会来投资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