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胆固醇”越多越好?观念要变了!( 二 )

“好胆固醇”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1966年,美国科学家Gofman博士提出HDL质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随后英国科学家Miller提出假说,“血浆HDL的减少可能会影响胆固醇从动脉壁的正常清除,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但由于检测技术的局限,人们将HDL-C作为HDL的替代测量值并沿用至今。

但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究竟是HDL-C浓度本身,还是HDL的其他特点,如颗粒数量大小,或HDL中的其他脂质和蛋白质等,并不十分清楚。

随着HDL-C这一指标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公众对“好胆固醇”的说法广泛认可,人们逐渐倾向于认为HDL-C浓度与心血管风险降低有关。

“好胆固醇”越多越好?观念要变了!

图片来源:123RF

胆固醇的动态运输:蛋白质“列车”和脂质“乘客”

要理解“好胆固醇”假说的挑战,就要回到高密度脂蛋白和“好胆固醇”的区别的区别。对于HDL对脂质的动态代谢而言,HDL-C是一个静态、不完美的临床指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