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如何做到1.3天审批开办一家企业( 四 )

这只是银川市民大厅内“银川速度”的一个体现。

从体制支撑入手,银川市行政审批制度第一轮改革重在部门间体制改革,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第二轮改革重在部门内体制改革,将内设机构从按政府组成部门设置到按服务对象办事设置,从原有的合并同类项到结构性重组,重新设置内设机构,设立市场服务、项目立项审查、施工许可、勘察验收、企业项目服务、业务督办等处室。

这一内设机构的重大调整,正是基于方便群众企业办事出发,从部门视角变为用户视角,为后续一系列机制创新、制度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体制保障,促进了办成事、办好事,取得了群众公认的良好效果。

科学配置行政审批权、科学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基点在于厘清行政审批事项的基本要素。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造性地把行政审批事项解构为18个基本要素,这既为行政审批流程的精简、优化提供了最基本遵循,也为实现审批服务标准化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第二轮改革中,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正是基于审批要素的厘定和优化组合,才能按照对企、对私事项的业务关联度和服务对象性质,分类制作69道“便民菜单”,推出满足不同市场主体个性化需求的“1+N多证联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