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如何做到1.3天审批开办一家企业( 五 )

先集权、后分权,是银川“以行政权力科学配置为先导”的最鲜明特征、最突出标志。正是尽可能集中行政审批权,才能在内设机构科学配置行政审批权,才能“有心有力”推动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才能发挥商事服务大厅和投资项目服务大厅功效,聚焦企业开办和项目报批两个全生命周期,进行全链条要素的集约集成。

压缩工程建设项目时限是全国“放管服”改革的硬骨头,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采取事项“进局”或“进厅”的方式,以逻辑集中促审批集成,才得以率先破局。

银川市分阶段推进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物理组合到化学重组,再到聚合反应,逐步深入,这既是客观条件约束下必然经历的改革步骤,也是实行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统一改革的稳妥有效策略。

第一轮改革,主要依托审批服务大厅归集审批事项进厅,重点对驻厅事项的审批流程进行物理重组,由多元审批变为一元审批。这轮改革对原审批模式没有进行颠覆性再造,依然遇到“准入易、准营难”“项目报批难”的顽疾。

第二轮改革,围绕“办成一件事”做文章,统筹推进组织重构、权限重设和流程重塑,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对原有审批模式进行再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