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的“真”与“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时趣

瑞幸咖啡相信已经无人不晓了,从去年的咖啡大战开始,高频高额的补贴让瑞幸频繁刷遍朋友圈。借着“新零售”、“互联网咖啡”的风口,瑞幸显然已经成为咖啡行业的第一梯队。

但无论在C端还是B端,瑞幸咖啡也一直争议不断,在对产品口碑的两极分化中、在对商业模式的质疑声中,瑞幸还是那个瑞幸,并在行业内爆出筹备上市的小道消息,如果2019年上半年瑞幸能够上市,它就能接替拼多多、趣头条成为最快上市的中国企业。

瑞幸是天使还是魔鬼,或许结果在今年就能揭晓。本文不做商业模式分析,仅通过时趣的AI大数据分析,从微博、知乎、小红书的社会化营销视角,还原你一个真实的瑞幸咖啡。

品牌声量:从逐渐走高到周期回落

数据来源:时趣洞察云,监测平台:微博,监测周期:2018年3月20日-2019年3月20日

瑞幸咖啡从2018年1月开始试营业,试营业期间已经有不少营销动作,主打偏高端的人群,获得不少的口碑传播;2018年5月8日瑞幸咖啡正式对外开业,但短期内并没有获得太大的话题传播,可见所谓的“刷屏”也许是一种营销人圈层的错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