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金融家王永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大重点( 二 )

其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的发展可以说是“基础差、速度快、成就大、问题多”,而且问题开始集中爆发,中国金融的整体规划和底层结构存在不足,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公有制、计划经济的发展,货币金融的作用受到极大抑制,1956年工商业改造之后,所有金融业务和金融机构全部合并到“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金融业务大幅度萎缩或消失,人民银行逐步转变成为国家的“出纳员”,没有多少独立性、自主性。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其薄弱的基础上开始的。

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经济和金融持续加快发展。但是在全球化高度发展,全球性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日益显现的情况下,中国主要依靠资源消费和投资与出口拉动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到2011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各种矛盾不断激化,金融风险日益显现,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金融系统性风险随之成为当前国家三大攻坚战之首,金融亟需深化改革。

更重要的是,十九大已经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国家要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么,作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怎么办?中国金融目前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国家战略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何加强中国金融战略规划和实施,使其与之配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