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金融家王永利: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大重点( 四 )

同时,我国金融监管上,一直没有对存款性机构和非存款性机构形成严格的区分和相应的监管。

存款性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存款是整个金融活动最重要的基础,为保证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世界各国都对存款性机构实施严格的监管,其中就要求存款性机构要承诺还本付息,当然,利息的多少由双方按照协议确定和执行。这就产生了“刚性兑付”的概念。为此,监管上对存款性机构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存款准备金、存款保险等,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并且不允许存款性机构直接进行非金融类的股权投资或收购兼并。

非存款性机构是指存款性机构以外的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募集的资金,不能承诺还本付息,投资人需要承担投资损失风险,所以收益率一般都比同期限存款利率高,政府和监管部门不能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为目标而对非存款性机构加以保护,形成事实上的“刚性兑付”。

也就是说,所谓“打破刚兑”,主要是指非存款性机构对投资人一般不能有还本付息的承诺,政府或货币当局更不能随意提供资金支持这类机构进行刚性兑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