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政治哲学 对公民理性始终怀有信仰( 五 )

杜威的民主政治理论是他那个时代理论争论的产物,他的民主信念与美国著名政治理论家和采访人员李普曼的“现实自由主义”(realistic liberalism)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原则性的冲突。一战前后,美国民众受战争宣传的影响,表现出强烈的狭隘的民族国家情绪,这使得包括李普曼在内的一些自由主义者对公众极为失望。战争是最容易鼓动民众集体爱国狂热的,这也是民众情绪和舆论最容易被政治宣传操纵的时候。美国虽然没有像欧洲一些国家,以及世界其他地区那样经历过民众狂热投入法西斯或其他专制政治运动的事情,但是战争宣传极易在民众中获得影响力。李普曼于1922年发表了《公众舆论》一书,强调“公众舆论”的脆弱、摇摆和不可信任。他认为,现代社会的复杂和规模使得一般人难以对它有清楚的把握。他们一般从事某种单一的工作,整天忙于生计,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深度关切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很少认真涉入公众事务讨论。他们遇事往往凭印象、凭成见、凭常识来形成意见,因此很容易受到政客的煽动和利用。

杜威认为,李普曼这样看待公众舆论无异于在起诉当代民主,他在《公众及其问题》(1922)中对此作出反驳。杜威指出,民主不只是政府的运作和决策,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民主是按照某些基本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这些原则包括人人可以对社会有所贡献,人人都有理性决定的能力,只要学会了学习和讨论的方法,人人都能够弄清复杂的情况。杜威反复强调,无论民主的现实多么不尽如人意,民主是可以改进的,而改进民主的根本前提就是对普通人的能力保持信心。他指出,公众是实实在在的人群,公众不等于民众,公众是那些拥有共同问题并共同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民众。当民众在一起讨论这些问题并将之合理解决的时候,他们便成了公众。公众舆论总是与民众看到问题、讨论问题、努力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杜威承认,民主和公众舆论还不完善,但这是因为这二者都还处在“初期”阶段,并不是因为公众必然无能、民主必须精英的缘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