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首钢园内黑科技 自动驾驶汽车“定档”北京冬奥会( 五 )

到2020年12月前,项目组将开展样车在奥运场馆的功能测试等多项实车测试及优化,并完成基于虚拟场景的仿真验证系统。

当项目完成时,首钢园区内外可支撑自动驾驶功能示范的道路总里程将超过10公里,带信号路口超过5个。通过园区高精度定位服务覆盖、支持地基增强等定位技术,自动驾驶车辆正常行驶状态下实现相对位置误差不超过15cm。7 个车型的自动驾驶示范里程不少于6000Km,其中夜间运行时间不少于100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示范运行时还包含多种不同天气状况。“小雪时能正常运行,大雪时在清扫路面后可继续运行。同时,云端系统能够对多辆智能车辆的在线监控。”

杨殿阁介绍说,项目组将会积极利用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的科技成果如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雷达、亚芯片级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等。“在此基础上,我们会开发面向冬奥会复杂天气与交通场景的智能驾驶系统,配合完成无线充电与智能驾驶协同控制以及样车调试,并支持示范运行。”

实际上,L1至L2阶段的自动驾驶已经开始规模产业化。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预测,真正实现L4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时间节点应该在2020到2025年。杨殿阁预计,L4级自动驾驶将首先在专用车辆,在特定区域实现产业化应用,比如说公交、矿山、港口,然后包括一些园区的无人驾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