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山川性灵 显国画生机(逐梦70年)

人民日报 陈永怡

写山川性灵 显国画生机(逐梦70年)

灵岩涧一角(中国画)

潘天寿

新中国成立后,以现实生活和自然造化为师,写生创真,是促进中国画变革的重要形式之一。人物画自不待言,山水画、花鸟画也从复古模仿之风中挣脱出来,直面自然和现实,涌现出一大批革新传统的新作品。潘天寿《灵岩涧一角》即为其中翘楚。

潘天寿曾两次出任国立艺专、浙江美术学院(均为中国美术学院前身)院长之职,是现代中国画教育体系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对年轻的新中国,潘天寿充满期望,他积极响应新的文艺方针,深入火热的生产建设现场,用他本不擅长的人物画形式,表现劳动人民,讴歌社会巨变。他还在1952年创作的人物画《丰收图》中虔诚而谦虚地落款“寿学画”。与此同时,他更热忱回应文艺界改造传统山水画和花鸟画、创造“新国画”的要求,精研传统写生理论,梳理中国画传统写生方法,以浙江雁荡山水为师,创作了一批精品力作,开创了20世纪山水、花鸟画的时代新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