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多家博物馆 为什么只出了一个单霁翔?( 六 )

一小部分博物馆通过设立其他经营主体的方式寻求突破,但矛盾并未被化解,多个博物馆馆长向采访人员介绍,即使是以子公司来进行商业运营,最终的收入依然是属于博物馆的,而公益一类博物馆同时也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是分开的两条线,只有政府拨款能用于日常的运营维护,博物馆额外赚到的这笔钱和门票一样要上缴,并不能用于自身的运营支出,也不能用于员工的补贴、激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非市场化运营、商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编制,使得很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被消磨了热情与创新能力。

调任目前所在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之前,这位馆长在嘉兴一个博物馆工作了十余年,任期内,许多年轻的面孔来了又走,“很多年轻人很有想法、热爱这个行业,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想法进来,结果发现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即使去做了,也得不到回报。”

一方面无法自主增收,另一方面,每年的财政拨款几乎维持在同一水准,博物馆运维的成本却在逐年提升。多位馆长介绍,从2008年开始,全国大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博物馆参观人数每年都在增长,博物馆内的日常维护频率增加,支出也大幅增加,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剧增,但预算中分了一块到日常维护,工资水平不增反降,即使是事业单位,人力流失也较为严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