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 大湾区就是我的家( 六 )

和谐共生

事实上,上世纪便有学者提出类似的湾区建设。但国际经验表明,湾区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国际上著名的如旧金山、纽约、东京等湾区,发展过程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春声看来,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具备宜居、宜业、宜游的重要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短板。湾区的建设和发展,必然是一个渐趋成熟、逐步完善的过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有时间表,更有路线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城市群智能管理,优先发展民生工程,提高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水平,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联俊说,这当中一大关键是突破障碍,构建高效合作机制,为优质生活圈提供源源不断的制度动力与活力。

因为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个大题目,并不止于打造优质生活圈这一环。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作为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