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金棺 汉代生命与死亡的画卷(上)( 五 )

然而,汉人却仍不满足。东汉年间,一种“金棺”在西南悄然流行,豪强商贾尽相效仿,这种在汉文帝眼中奢侈无比的“金棺”,其实是整石凿成的石棺,又以棺身雕有画像者最为尊贵,称为“画像棺”。如果说汉代是一个崇尚厚葬的年代,画像棺便是其登峰造极的产物。正因为如此,迄今为止,全中国总共只发现了百余座画像棺,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山东等省市,其中90%在四川,合江又占有其中三分之一。

崖墓成天然窖洞 竹林遍地画像棺残片

对于合江画像棺的调查早已展开。2009年一个夏日黄昏,笔者和合江画像棺博物馆馆长贾雨田来到密溪乡芭蕉湾时,村民叶发英正拾掇着干柴,经过一夏天的曝嗮,干柴已经干了七八分了,得趁秋雨到来前码到“蛮子洞”里。

叶发英屋后,几十个“蛮子洞”密布崖壁,三十多年前,她刚嫁到芭蕉湾,公公告诉她,这是古时候蛮夷的墓。千百年来,墓里的尸骨、文物早已荡然无存了,古老的崖墓,却成了芭蕉湾乡民天然的窖洞,每家挑了几个,晾干草,码干柴。就是叶发英家的母鸡,也能轻车熟路地在自家的“蛮子洞”里下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