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金棺 汉代生命与死亡的画卷(上)( 六 )
“蛮子洞”下的竹林中,几乎随处可见一些碎石块,不少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贾雨田捡起一块,递到我手中,上面有个铜钱大小的图案。这是联璧纹,璧在古时是祭天的礼器,墓主相信,这样的图案会帮助他死后进入天堂。
竹林掩映的崖墓中,有具残破的画像棺。棺身早已残破,棺盖掀在一边,大小不一的碎石块与枯黄的竹叶、竹壳遍布墓室。在残存的棺底侧面,我看到一排联璧纹,过去,联璧纹往往在画像棺上成片出现,与车马出行、仙人六博、宴乐、西王母等构成一组画像,显然,这具画像棺还应有其他造像。而之前见到的碎石,应当也出自于此。
合江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大娄山山脉从黔北向境内延伸,县城南部多深丘、山地,北部以浅丘为主,中生代侏罗纪与白垩纪红色砂岩露头颇多,岩层厚度大,为崖墓、画像棺的开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直到今天,境内仍然分布着芭蕉湾、高村、梭滩石、鱼天堂、铜锣山、张家沟等崖墓群,画像棺往往就藏身其中。
千百年的风吹雨打,山体逐渐剥落,沟底越抬越高,直到有一天,村民发现,原本高高在上的崖墓居然到了山路旁,猫着腰就能钻进去。贾雨田说,过去,无数画像棺从崖墓中取下,用作水缸、猪槽、米仓,甚至打碎了铺路,做地基。几年前,所里一个工作人员下乡做文物普查,到老乡家讨水喝,发现这家人的猪槽有点异常,定睛一看,原来是具画像棺。老乡们或许不会知道,就是这些被用作水缸、猪槽、米仓的画像棺,单是切割上面一块画像,黑市上就能卖到数万元人民币;而一具完整的画像棺,则至少在百万元以上。
推荐阅读
- 一个汉代古墓挖出奇怪液体,古人竟有这种癖好?
- 绿釉陶瓷器兴起于汉代繁盛于明清 传统观念使绿釉未能成为重要釉色
-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 剖析汉代大儒扬雄的精神世界
- 向海洋要空间:填海造陆原来从汉代就有了先例
- 男子在地摊上淘来一件“猪圈”, 家人嫌弃万分, 专家: 汉代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