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大脑教AI写代码,是不是为了取代程序员?( 十 )

关键不在996:互联网公司到底怎么了?

在这场 “反对996”的全球风波背后,重点或许不在于“996”是否合情合理合法,而是直面一个问题,互联网公司们到底都怎么了?

我们来做一道简单论证题。

已知:

很长一段时间内,程序员的高工作强度是由“高薪水+高预期+技术理想”共同买单的;

高薪水源自于互联网公司的高估值;

高预期(股票、期权、分红、理想)等由互联网上市、融资等商业模式的完成来实现兑付。

那么,在无法坐实估值的大资本环境下,互联网企业回归正常的估值空间,程序员的劳动“薪资”应该如何兑付?

过去十年互联网企业的奇迹般增长,都是在这样的“一夜实现创富梦”的故事下完成的。在普遍不盈利甚至找不到赚钱方式的,就能拿到大笔资金,以期“以小博大”。在行业繁荣之际,包括生产力核心的程序员们,都对于“奋斗文化”也保持着一定程度的沉默,甚至默认这是合理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