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五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纪实)( 五 )

清晨,我走进了梭梭林。沿着梭梭林的间隙,我寻着悦耳的鸟声。老虎口成了喜鹊、麻雀、野兔、狐狸的天地,有了这些,更显得幸福无比。亦如拥有幸福感的、正在梭梭林间散步的我。这可是被誉为中国频发的沙尘暴的沙源之一。在老虎口沙漠散步,无疑是一种奢侈。

鸟鸣在继续,它们不知疲倦,正如数十年来的治沙人。每年冬春两季,他们背着馒头和水,冒着漫天风沙和严寒,带着麦草捆,弯腰铺着麦草方格。在方格里,又苦植梭梭苗。那满目的青绿,是他们持守征战沙漠的一种见证。

青土湖的月光

夕阳从巴丹吉林沙漠落下,月亮从腾格里沙漠升起,这是我数年前在民勤青土湖偶遇的一大奇观。

青土湖,原名潴野泽,又名休屠泽,在《尚书·禹贡》的记载中,属当时中国的大湖之一。

1957年,青土湖干涸沙化,沙厚达3至6米。上世纪90年代,沦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一部分。2002年,《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制定施行。2010年,随着人为的第一股水的注入,青土湖重现水光。目前,青土湖的水域面积已恢复为26.67平方公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