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费事件背后,藏着影院的三张面孔( 二 )

有业内人士分析,影迷盛典的宣传才是该日票房增长的关键,因为当天猫眼的综合票价有所下调,“服务费事件”只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罢了。

陈晓也向我们透露:“服务费这件事,行业内其实早已心照不宣,猫眼淘票票有服务费挣,我们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肯定想要分一杯羹,只是之前收的比较少,这次有的影院收取的涨幅未免离谱了。”

看来在惊人的“服务费事件”背后,藏着几张我们从未见过的影院们的面孔。

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受害者:哪一张是影院的真实面孔?18日下午,陈晓所在的院线发布通知:“严禁各加盟影院在预售、销售《复联》等影片时出现抬高电影票服务费的行为。”19日,电影局会再进行一次票价巡检,除Vip厅以外,服务费超10%的影院,外方都有可能提出不予合作。

服务费事件背后,藏着影院的三张面孔

针对“服务费异常影院”名单,犀牛君随机联系了当中服务费收取较为惊人的三家影院,其中两家的影院经理拒绝回应,而另一家则表示是系统出现了问题,现在已经进行更正。这一回应听着耳熟,在开预售的当天,就有一家票价高达1033.99的影院发布了近似的声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