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嘉:暗知识——机器认知的颠覆( 二 )

大家知道,蛋白质是一个超级大的分子,它的三维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性质,所有的生物、人体、植物动物的细胞都由蛋白质组成。人类今天对蛋白质的理解还是非常浅的。

201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冷冻电镜的发明者Richard Henderson,冷冻电镜是干什么的呢?用来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过去人类不知道,也无法看到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现在有了冷冻电镜,我们终于可以看到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怎么看呢?要把细胞冷冻了以后,照几十万张照片才能画出一个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所以,只要看清楚一个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那就是顶级期刊的一篇文章。

王维嘉:暗知识——机器认知的颠覆

阿法蝶(叠)从基因序列准确预测蛋白质结构

那么一台冷冻电镜多少钱呢?一千万美金。我们去耶鲁,耶鲁人非常骄傲:我们有一台电镜。清华有两台。但是今天,“阿尔法折叠”只用人工智能就可以把它猜出来。怎么猜出来的?不知道。这就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阿尔法狗下围棋,谷歌的工程师并不知道他怎么下,聂卫平也不知道。人工智能里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不可解释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