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双轨制价格改革论文35周年(18)

价格改革会不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呢?我们认为是不会的。如果我们采取正确的宏观政策的话。理由是:第一,物价总水平取决于货币总供应量和商品供应量的比率。在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条件下,只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不超过商品供应量的增长率,物价水平就不会上升。在连锁反应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只是价格体系,而不是物价水平。第二,随着价格体系的合理化,供过于求的产品价格下降,而供不应求的产品一方面由于浪费性需求的消失,另一方面由于供给的增加,价格不会上升太多,估计会落在现牌价与现市价的中间地带,总的物价水平基本上会保持稳定;第三,随着价格的合理化,要素和商品的流动性加大,统一的全国市场就会形成。市场越大,价格就越稳定,这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常识。还应该看到,牌价价格体系可以说是任意给定的,由此计算的物价水平并不反映真实物价水平,用这种不真实的物价水平来衡量价格体系合理化的物价水平是没有道理的。

五、不要被财政问题吓破了胆

我们知道,价格的功能在于调节供求关系,合理分配资源。但在旧体制下,价格很大程度上是被当作税收杠杆(低价统购的所谓“暗拿”)和福利杠杆(低价供应、免费供应)来使用的,即被当作收入再分配的工具来使用的。我们赋予价格过多的责任,结果就破坏了它本身的职能。现在要把价格召回来,让它安安心心地完成本职工作。但它过去的工作由谁来接管呢?这就提出了个财政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