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眼里的名师( 七 )

余华说莫言:他给我“门把手”

“莫言的文字激发了我内心的冲动,尽管《十八岁出门远行》等系列创作让我找到了创作大门,但却一直不知道门把手在哪,直到看到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

毕飞宇说莫言:责任始于莫言

“(成为‘驻校作家’)我感受到了荣耀,也感受到了责任。我必须指出这个责任起始于莫言。2012年,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依照一般人的心理常态,他可以就此走进他的象牙塔,享受他缓慢而优雅的私人生活,但是莫言先生选择了两件事,一是文学的教育,二是文学的普及。”

毕飞宇说余华:成功者不成功者都喜欢他

“当中产阶级趣味开始弥散,当生命已委顿,未来遥不可期,余华反懈怠的气质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我和朋友聊天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成功人士喜欢余华,他们在等待余华,许多不如意的人也喜欢余华,仿佛余华在等待他们,我想说这就是余华在当今的意义。”

本专题图片由北京师范大学提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