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巨亏超100亿美元,Uber上市也治不好“烧钱”病( 三 )

图3/8

卡兰尼克此举是及时止损。他曾透露,仅2015年,Uber在中国就损失了超过10亿美元。且滴滴、快的合并后,Uber在中国的势力渐微,翻盘几乎没有希望。

如同乔布斯之于苹果,Uber也被深深地打上了卡兰尼克的烙印。现在Uber的国际业务、多元化发展,都是卡兰尼克时代的产物。卡兰尼克被描述为规则的破坏者,极具创造性且不屈不挠。但同时他也因“直男癌”、无视规则、口无遮拦而饱受争议。

“作为企业家,成功不仅要靠头脑,还应顺从内心。”卡兰尼克在公开信中如此解释放弃中国市场的原因。把亏损的业务换成市场领导者的股票,是一种十分务实的做法。

此后,同样的戏码频频出现在Uber的全球化运作中:2018年2月,退出俄罗斯/独联体市场,与当地企业Yandex成立合资公司;同年5月,把东南亚的业务卖给了当地打车公司Grab,换取后者公司股份。

靠着剥离俄罗斯、东南亚业务得来的32亿美元现金,以及投资滴滴带来的近20亿美元股权浮盈,Uber得以扭亏为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