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离开大厂的年轻人( 三 )

樊路远接任新总裁后,内部气压明显高了起来,他的下班时间也从平均9点推迟至10点之后。会不会被裁?高旭也极为纠结。因自己负责核心业务,不会被裁的心理占了上风,他没有提前找工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最先被盯上的就是高旭所在的业务线。

“为什么是我?”高旭不服气。在优酷内部,有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在互联网大厂“养老”,拿着与能力不匹配的薪资。“高薪低能被优化,心里早有准备,可为什么我们这些入职不到一年,付出那么多的人也被裁了?”

直到离开时,他还想不通问题出在哪。

如果把视野放大到整个互联网行业,我们会看到——为大厂高层“背锅”的事件中,高旭的遭遇只是无数打工者的缩影——这场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裁员暗潮,涉及腾讯、阿里、滴滴、京东等中国互联网一线大厂,人员优化、中层裁撤,规模动辄成百上千人。

不过对罗拉来说,她不幸又幸运。4月1日,她入职新公司。两个月前,她和滴滴外卖部门的大多数人一起,拿到人生中第一笔裁员补偿。

事实上,除了少数内部转岗和主动离职的,几乎整个滴滴外卖的运营和市场全都被拿掉,“除了外卖还在做国际化,留了少量的技术和产品,总体是一次非常大面积的裁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