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十年:云计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十 )

在存储服务方面,云计算的步伐也在加快,除立足于核心对象存储服务的增强外,开始以一体化方式进攻部分垂直市场,挤占传统厂商的市场空间。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 CDN:阿里云自 2015 年起在 CDN 领域大举扩张,多次主动大幅降价抢占市场,其他云计算厂商也纷纷跟进,这是原本波澜不惊的 CDN 领域的标志性事件。面对云计算厂商的竞争,网宿、蓝汛等老牌 CDN 厂商顿时立感压力,市场份额也开始发生相应变化。在国外,AWS CloudFront 和 Azure CDN 等云服务同样与 Akamai 这样的传统巨头进行着激烈角逐。当然,得益于 CDN 的架构融合特性,传统厂商也可选择与云厂商合作,从上游的基础设施方面作为云的供应商存在,不失为合作共赢之道。但无论如何,事实说明云的参与和挤压是相关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从技术层面来看,服务之间的一体化协同效应是云计算厂商进入 CDN 这样的单一领域的独到优势。例如,云厂商的 CDN 可以与自家的对象存储服务联动,用户只需要轻点鼠标,即可将对象存储中的文件映射至云 CDN 的边缘节点网络来对外服务,免去了搭建传统回源站点的麻烦。

PaaS 方面在这个大发展时代也找到了崛起之道,不再寻求大一统的应用程序框架,而是更多提供标准的可复用中间件,并与其他 IaaS/PaaS 设施进行组合与联动——这一思路迅速得到开发者和架构师们的欢迎,随着特性完善其采用率开始稳步上升。典型的例子包括 API 网关、负载均衡器、消息队列等。更进一步地,这一阶段的 PaaS 服务在与 IaaS 虚拟网络集成方面有了较大进步——这是以往 PaaS 服务常为人诟病的短板,即只提供面向互联网的公开端口,游离于 IaaS 的虚拟网络和架构体系之外——这一现状也通过两种方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决:一种可称之为 PaaS-in-VNet,即允许 PaaS 服务直接部署到现成的虚拟网络之上,例如 Azure 上的 App Service Environment (ASE),就是将 App Service 部署到私有虚拟网络的服务形式;另一种方式则是所谓 PaaS-to-VNet,为 PaaS 与虚拟网络之间提供私有通道,在不开放公开访问的情况下允许双向网络互通,同样以 Azure App Service 为例,用户可通过开启服务内置的 VNet Integration 特性来配置与私有网络的安全通信。可以看到,无论是 PaaS-in-VNet 还是 PaaS-to-VNet,其本质都是试图解决 PaaS 和 IaaS 的融合问题,这无疑增加了 PaaS 在整体架构中被采纳的可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