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十年:云计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八 )

所幸,PaaS 中的另一重要分支——泛数据库类服务(亦称 DBaaS)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数据库服务较为标准化,又是应用程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因此很快得到了广泛支持和采用。这里的典型代表有 Amazon RDS、阿里云 RDS、Azure SQL Databases 和 Azure Database for MySQL/PostgreSQL 等。

与自行使用虚拟机搭建相比,云上数据库一键式的创建过程,自带的高可用性和自动备份,可谓省心省力;丰富的性能等级选项更是可根据实际负载选择和调节,实现了成本的最优化控制。除此之外,由于云上数据库按时间及容量计费的轻量特点,也给予了一些优质企业级数据库以重要的展示和售卖渠道,降低了企业的评估和尝试成本:例如,原本只能以昂贵的一体机方式售卖的 MPP 数据库 SQL Server Parallel Data Warehouse (PDW),微软将其彻底云化之后以 Azure SQL Data Warehouse 的产品形态发布,改变了其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使得相关技术让普通开发人员触手可及,也无疑大大增加了在整体数据架构中的采用可能。

让我们回到宏观视角。在这一百家争鸣的探索时期,令人可喜的是中国云计算真正如火如荼地发展了起来。除了早期入场的阿里云和盛大云,腾讯、百度及三大运营商等各路巨头也都先后布局试水,并纷纷把“云”的品牌从一度红火的个人网盘服务让位于企业级云计算;微软 Azure 也于 2014 年在中国正式商用,标志着外资厂商开始参与国内市场竞争。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期独立云计算企业 UCloud、七牛云、青云等都相继创立,分别以极具特色的产品服务和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为中国云计算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使得国内云计算市场更加精彩纷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