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资本研究院:医疗人工智能与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11)

第三 , 审批 。 在AI医疗器械审批方面 , 由于产品未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就无法上市 , 因此产品审批难以通过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掣肘 。 现在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在飞速发展 , 很多企业或高校宣称在某些比赛中人工智能诊断能力已经超过了人类医生 , 但在中国几乎没有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的人工智能诊断算法或应用 , 在国外也是寥寥无几 。 像诊断、治疗方案等需要的智能和科技程度较高 , 需要得到相应的审批才能进入医疗市场 。 而一种新药的审批可能长达十年 , 一个新的医疗器械的审批也是要两三年 ,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项技术也要进行临床的诸多实验才可以在临床上应用 。 当然 , 健康指导、宣教、问诊服务一类的人工智能服务 , 不涉及治疗或者诊断过程 , 审批相对没有那么严格;

第四 , 伦理 。 现阶段医学人工智能诊断系统难以解释诊断的原因 , 而一旦诊断结果出现问题 , 也无法追根求源到底是人类医生、数据还是算法本身出现了问题 , 因此仍存在“黑盒”风险;

第五 , 盈利 。 在行业应用方面 , 目前付费方不清晰 , 买单方是医院、患者、药企、保险公司还是政府 , 未来需要多方探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