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汽车“求变”?( 五 )

更何况 , 互联网汽车品牌本身也出现了多重负面问题 。 就在上海车展媒体开放日上 , 原为拜腾汽车董事长的毕福康 , 竟然出现在另一家汽车品牌艾康尼克的展台 。 在被业界注意后 , 拜腾汽车通过官方声明确认了这一变动 。 这样“中场换帅”的情况 , 显得尤为尴尬 , 甚至拜腾汽车都没有参加此次车展 。

而蔚来汽车也被曝出销量造假、裁员等问题 , 甚至此前准备在上海建立的生产基地也停止了建设 。 频频出现问题 , 让蔚来被资本市场冷眼相待 。 目前 , 蔚来股价不足5美元 , 远远不如高点时14美元的价格 。 蔚来市值也从100多亿美元缩水到50亿美元左右 , 风光难在 。

再加上小鹏被特斯拉起诉、威马的交付时间一再延期且各种承诺屡次跳票……看来 , 互联网汽车品牌都有自己的烦恼 。

内忧外患之下 , 互联网汽车品牌重新拾起业界和资本关注的破局之匙 , 就是在销量、交付层面有所作为 。 只有更多、更快地将车卖出去并加速回笼资金 , 互联网汽车品牌才能继续展现自己的价值 。 由此 , 求变成为互联网汽车品牌的唯一出路 。 否则 , 互联网汽车品牌再美好的蓝图与精美的PPT , 都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