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科创板:Pre-IPO企业的犹豫与抉择( 二 )

一家去年下半年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请、并通过上市聆讯的独角兽企业,近期暂缓了上市的步伐。

“通过聆讯后有半年的有效期,我们目前还在有效期内。但后来科创板的政策陆续出来了,所以最近也挺纠结的。”4月18日,上述企业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由于同时符合科创板的上市条件,这家公司在港股上市和科创板上市间摇摆不定。其现在的策略是等一等,观察下科创板启动后的市场情况究竟如何。

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注意到,随着科创板开板的临近,不少企业的申报进入冲刺阶段。上交所数据显示,自3月22日受理首批科创板上市申请以来,截至4月23日,共计受理企业申请90家。

但在申报热潮之外,像上述企业这样处于犹豫和观望状态的Pre-IPO企业也不在少数。它们中有些因科创板的出现,暂缓了原本赴港上市、赴美上市的计划。有些因科创板上市更为宽松的盈利条件,开始比预想中更快地将IPO提上日程。但由于新市场中存在不确定性,它们也决定先等等看首批“吃螃蟹”的企业表现究竟如何。

高估值企业的观望和顾虑“原来我们没想过那么快申报IPO,所以一直没做股改。现在科创板的政策出来后,我们在持续关注,未来股改后预计会选择在科创板上市。”日前,一家创业公司的CEO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说,他创办的公司正处于科创板重点推荐领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