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科创板:Pre-IPO企业的犹豫与抉择( 三 )

“如果业务本身不够强大,公司还是不要去冲动上市。CEO要想清楚,究竟追求的是烟花燃烧瞬间的灿烂,还是能够持续不断的创造价值。”上述公司CEO说。

在他看来,上市更多带来的是挑战和压力,而非大众眼中的财务自由。因为原来在一级市场时,面向的只是股东和董事。但登陆二级市场成为公众公司后,会有更多目光盯着公司的业务内容和财报质量。

另一家曾被市场揣测有望冲击科创板的AI独角兽公司,现在同样处于观望状态。“我们犹豫的是,究竟是现在上科创板还是过几年盈利符合标准后上A股。毕竟科创板刚出现,市场存在一定的未知性。”几天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说。

据了解,在科创板上市的重点推荐领域和五套标准公布后,AI领域的独角兽创业公司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依图科技等都被外界寄予厚望。但这些明星企业,目前并未出现在受理名单中。

“科创板前几批受理企业的估值都不是特别高,而且绝大部分的收入和利润都符合主板上市的要求,未实现盈利的企业只占很少部分。对一级市场上有较高估值的明星企业来说,它们可能没有那么高的利润水平。现在选择上科创板后,投资者会为高估值买单吗?其中是存在风险的。”一位PE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分析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