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科创板:Pre-IPO企业的犹豫与抉择( 四 )

日前,盛山资产创始合伙人甘世雄也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很多企业现在保持观望态度是很正常的,因为科创板、注册制是重大的制度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国内投资者对科技创新为主、没有多少收入利润的公司究竟怎么估值?目前大家是看不清楚的。比如香港鼓励未盈利的生物医药企业上市,但这些企业上市后的表现并不太好,这也给其它企业敲了警钟。”他说。

甘世雄认为,企业对科创板的顾虑还包括,首先在政策层面,上市审核的可通过性。二是上市后的交易定价、交易流动性如何。第三,科创板在企业退市方面有更加严格的规定,这也给一些企业带来业绩压力和挑战。

日前,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卫哲对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人员表示,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CEO关注的还有资本市场对企业再融资、并购方面的限制,目前科创板这方面的配套政策还不是特别清晰。

PE建言:因行业而异另一批对申报科创板犹豫不决的,是原本打算在其它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

“如果是在主板已经进入申报流程的项目,我们建议就不要再考虑科创板了。科创板上市可能会节约几个月时间,但对企业家和长期投资人来说,不差这几个月,而且主板的审核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卫哲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