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巨头Intel、AMD竞争三十余载:可否成为国产芯片发展借鉴?(17)

1999 年 AMD 抢先发布了 1GHz 的处理器 , 进一步提升了竞争力 。 从 1999-2003 年间 , Intel 发布了多款 Pentium III , 并向 Pentium 4 过渡 , AMD 也不甘落后 , 发布 Athlon、Athlon XP 等多款总量级 K7 产品 。 这个阶段双方的产品在性能上旗鼓相当 , 是竞争最激烈的一段时间 , AMD 还具有廉价的特点 , 积累了大量用户 。

2003 年 AMD 发布 K8 的 Athlon 64 , 在历史上首次领先对手 。 在高端处理器上 ,

AMD 相继发布 Athlon 64 FX(FX-53、FX-55、FX-57、FX-60)多款产品 , 同期 Intel 第三代 P4 设计失败 , 性能没进步、发热量大 , 使得 AMD 取得领先优势 。 2005 年 AMD 发布双核 Athlon 64 X2 , 挑战 Intel 的“假”双核 Pentium D(由两颗 Pentium 4 共享FSB 组成) 。 2003-2006 年是 AMD 最辉煌的时候 , 这也是 Intel 最难熬的几年 。

从市场份额和股价来看 AMD 的巅峰期 。 从市场份额来看 , Intel 一直霸占 CPU 市场 , 但在 2003-2006 年间出现市场份额下滑 , 甚至到 2006 年 , AMD 已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 。 同时我们从公司股价来看 2006 年也是公司历史上市值的另一个巅峰期(除去互联网泡沫时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