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如何“断舍离”?白酒三巨头下了盘大棋( 三 )

今年初,茅台方面发文件表示,尽管在多年整治之后茅台各子公司品牌和产品存在的乱象已经有了改善,但近期个别子公司出现了无视品牌管理规定,顶风作案的事项。从文件的措辞中,更不乏“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影响恶劣”等严重的词汇。

如果,贴牌酒认认真真卖酒,本本分分销售,对酒企还能有所裨益。但乱象,“贴牌商”这种急功近利、丧失诚信、不顾后果的行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贴牌产品,违规开发、私自冒用白酒品牌的乱象,对白酒企业和其品牌形象带来的伤害是致命的

这就像当年革命的叛徒,陈公博、周佛海、顾顺章、张国焘等,他们是在革命过程中“变质”了的共产党员,即使他们做过很多贡献,但仍然无法抵消他们所带来的巨大损失。面对这样的“变质”分子,必须要毫不犹豫、坚决清除。违规贴牌酒、私自冒牌酒都是这样的“变质”分子。

整治:白酒厂商纷纷“瘦身”

事实上,国内名白酒品牌已经意识到了贴牌模式的负面影响,纷纷开始“断舍离”。

率先发声的便是汾酒集团。带着这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感,汾酒集团按照既定部署,于2018年10月对汾酒集团进行改革,彻底解决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问题。其中首先是针对集团公司的品牌进行清理,刮骨疗毒,为整体上市创造条件。为加快工作进度,汾酒集团在四月八日又成立了规范品牌运营专项工作组,下设十个专项工作小组,积极的开展整顿整治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