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策略:用数据说话 如何辨别“真假”外资?( 四 )

国盛策略:用数据说话 如何辨别“真假”外资?

相较而言,我们更关心北上资金的配置,也即实际持仓增量的来源问题。从资产持有的角度,通过北上资金的托管席位,可以辅助判断相应的资金性质。判断的前提假设:海外的配置型机构资金,大多通过外资托管银行席位入场;国际主流对冲基金,基本都是通过外资投行的PB系统托管;而绝大多数国内游资,则是托管于中资机构。基于上述假设,我们统计了陆股通重仓的前100大个股的托管机构:

首先,陆股通前100大个股持股市值总和,占总体北上资金的80%以上,基本可以代表全部北上资金;且每只个股的前十大托管机构托管总规模,占全部陆股通持股比例可以达到95%以上。因此,统计前100大陆股通重仓个股的前十大托管机构情况,就基本可以获知北上资金的来源。

统计结果显示:1、前100大陆股通重仓股中,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外资托管机构。前十大托管机构的统计中,外资机构托管金额占比超过97%(前十大托管机构外资机构占总陆股通持股占比也在90%以上);2、前50大陆股通重仓股中,只有3家中资托管机构占比在10%以上;前100大陆股通重仓股中,只有10家中资托管机构占比在10%以上,其中,中资托管机构占比超过20%的也只有3家,分别为顺鑫农业(50.8%)、华域汽车(31.0%)和方正证券(29.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