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广智:自在自如地徜徉在复旦学术高地( 六 )

这个院子有十来个平方,初见时是一块杂草丛生的空地。张家对院子进行了一番改造,用收集的碎砖铺地、清理了瓦砾,南侧与西侧用竹片编织成墙,另外辟出西南一个角落,换土施肥、并栽葱种蒜,慢慢地小院就显得生机勃勃。后来母亲还从工厂带回一棵好姐妹赠送的无花果树苗,栽下后就一直让张广智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充满着希冀。看张老师这番儿时回忆,立即引发了我的共鸣。我小时候的家在长宁区、有一条长长的弄堂,这条靠近中山西路的弄堂有三米多宽、从天山路直接贯通玉屏南路。我的住宅是瓦盖的平房,但院子的面积大多了、相当于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那当然也是我和小伙伴们的乐园,也是用竹篱笆围起来的墙;只是除了无花果,还有枇杷和石榴以及一口甜水井。我还饲养过小狗小猫母鸡和鸽子、种过玉米;这个院子还是我儿时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我和张光智老师几乎一样,都是为了到大学进一步深造而抵达五角场、并告别了儿时小院!

张家后来一共有五个孩子,张广智是长子。他的父母都读过私塾,但他的专业选择还是主要来自于高中老师的影响。依张广智的成绩是想考北大,但母亲说家里并不富裕、出远门要多花钱;于是,孝顺的他就选择了复旦并独自乘坐73路公共汽车去学校报到。临行时,母亲则给他的口袋里塞了一把小院里的无花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