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与诸葛瞻( 七 )
中国有关狂犬病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七年(即公元前556年)十一月甲午国人逐瘈狗”。瘈[zhì]狗,即疯狗。这表明我国在约2500年前可能发现有狂犬病存在,而且当时的人们认识到了狂犬病对人的危害,因此采取措施,驱逐疯狗。《汉书》的《五行志》中也曾记载:“宋国人逐猘狗”(猘,狂也)。《唐律》里有“扑杀狂犬”的规定。《明史·律例》还规定:“若狂犬不杀者笞九十”。
古人恐怕也是经历了很多被疯狗咬伤甚至咬死的事件,不然也不会如此铁了心要打狗。
措施一:伤口消毒
关于被疯狗咬伤的治疗方法,东晋葛洪著《肘后备急方》记载:“疗猘犬咬人方。先嗍却恶血,灸疮中十壮,明日以去。日灸一壮,满百乃止。”
这种去掉狗涎和伤口的血并通过炙在伤口加热消毒的处理方法基本符合现代治疗方法,现代医学证明,狂犬病毒并不耐热,只要达到50摄氏度,一小时即可杀死。
至于什么是“满百乃止”?葛洪也解释了:“凡猘犬咬人,七日一发,三七日(21天)不发,则脱也。要过百日乃为大免尔。”可见,古人已经察觉到了狂犬病潜伏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