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海力士、镁光垄断全球存储器市场,中国新势力有望打破三强垄断?(30)

合肥长鑫将从 19nm(1X)制程切入市场 , 我们预计 2020 年可开始大规模量产产品 。 到2019 年底 , 公司产能将达到 2 万片/月 。 大概落后三星 2-3 年 。

NAND:由于平面微缩极限的到来 , NAND 存储器转向 3D 结构发展 。 堆叠层数增多不仅增大容量 , 更因为绝缘材料及空间结构变化解放了 TLC 技术的可靠性和寿命问题 , 使 QLC成为可能 。 这一演进 , 大大降低了单位 GB 成本 。

3D NAND 方面 , 目前 64 层产品已经在各大境外厂商中普及 , 全球 3D NAND 的出货量占比已经达到 1/4 有余 。 2018年 7 月三星 96 层 TLC V-NAND 开始量产 , 在竞争中领先将于同年更晚时间量产 96 层 3D NAND 的东芝/西数和镁光 。

我国长江存储(YMTC)自主研发的 32 层 3D-NAND 产品将于年底量产出货 , 其2018年刚发布了 Xtacking 技术 , 将帮助 NAND 存储器实现与 DDR4 内存 I/O 速度 , 及更大的堆叠密度 , 并将用于明年量产的 64 层 3D-NAND 产品中 。 大体来看 , 技术相媲美的上落后全球大厂 3年左右的时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