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里“蒸桑拿”他干了22年( 二 )

“脖子太酸了,受不了,要出来休息一会儿。”中午11时,已经在火车头逼仄的空间内蜷缩了两个小时的易天猷手臂发麻,头也有些眩晕,他决定出来休息一阵。从蜘蛛网一般的电线中把头伸出来时,他小心翼翼,生怕身体把接线碰松动了,他也要随时提防因为动作过大而把头或身体碰到机车内凸出的螺帽或铁轴,那样,他就会“挂彩”。

从“菜鸟”到“全科医生”

1997年7月,易天猷毕业于昆明铁路机械学校内燃机专业,被分配到广州机务段检修车间电上组,成为一名机车电工。易天猷说,机车维修工被称为“战斗在火车心脏的人”,是火车的“医生”,也是确保列车安全最重要的岗位。但刚刚参加工作的前一个月,整天满身灰、一身油的工作环境让他非常不适应,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即便脱下工作服,身上还有一股浓浓的机油味,手上的油污用肥皂连续洗五六次都洗不干净。因为常年与机车接触,他的手指头缝里残留着常年洗不掉的油垢。

他白天工作,晚上当别人都在休闲娱乐时,他却在研究机车电路图其中的原理,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下来,虚心向老师傅请教,或者借助网络查找,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他喜欢钻研,他每天都拿个小本子,把所有的部件画下来,反复记,缠着师父问。这种方法看起来“笨”,但却很有效果。两年下来,他把平时自己维修最多的十多款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电器线路走向和原理都弄清楚了,还把一些关键的线路走向及其线号背熟练,做到不用看图纸就能说出其走向和线号,成为了电上组组长、工人技师,从一名“菜鸟”变成一位能处理各种机车“疑难杂症”的“全科医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