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头里“蒸桑拿”他干了22年( 六 )

采访人员手记: 加班是“小菜一碟”

易天猷所在的工作组有4-5个人一起开展工作。因为运力紧张,对于日常小辅修,原则上要求当天接车,当天就要修好。上午检查修理,下午启动柴油机进行试验,然后验收,然后就交车,第二天就让它们“上岗”。“相当于我交给你一个病人,你当天就得给我治好。因为这边用车非常紧张,有400多台火车头,你交车晚了就会导致运力不足。”

通常,一台火车头运行3万公里以上就要进行小辅修,需要当天完成并交车,工人们因此经常加班加点。每次小辅修验收完毕后,要有一名检修人员跟车跑一趟(添乘),在实际运行中检验修理效果,发现问题。即便当天凌晨完成添乘任务,第二天早上仍要正常上班。

这些对于易天猷来说,是小菜一碟。易天猷说,他们通常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甚至12点,很多人周末都要加班,甚至周末日两天都要加班,有时遇到临时抢修任务,还要干通宵。按照辅修库的人员配备,易天猷和同班组的同事们每天要完成9辆机车的检修任务,他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午饭过后,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已经到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检修工们可以休息,因为所有的工作要跟着列车的时间表走,不会按照气温的高低而变动,有时再热也要接着干。20多年下来,最让他自豪的是,检修的数万辆机车上路后从来没有出现过故障,而自己的机车检修技术也日臻成熟,成为能检修十多种机车的“火车医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