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微笑姐长着一张问讯脸,每天被问数千次,英国新郎、阿联酋打工者、私奔姑娘都找她( 三 )

上海微笑姐长着一张问讯脸,每天被问数千次,英国新郎、阿联酋打工者、私奔姑娘都找她

而在90后男徒弟乔倍思眼中,“微笑姐”是不折不扣的“不做到极致不舒服斯基——当有老外询问去某酒店的路线时,史志瑛先口述一遍,随后在纸上用英文详细标示好路线图,再用中文重写一遍,备注“请您帮忙指下路”。这是为老外多考虑一步,万一他出了机场再次迷失方向,他还能用这张便条纸让下一个他所求助的人一看即懂。

从事服务业时间越长就越能体会到,相比那些唯一的、有标准的答案,更多问讯服务可能根本无法穷尽其完美标准。多年前一位前往阿联酋的打工者令史志瑛深受触动。那天,那位小伙一大早就来到机场,而他的航班要到晚上23时以后才起飞。他来到咨询柜台,询问了如何办票、托运行李等问题,史志瑛一一作答。但他依旧不放心,几乎每隔1小时又会前来咨询。此后史志瑛鼓起勇气问他,为何提前了十几个小时就来到机场?他告诉她,他从家乡先坐小车到镇上,从镇上换巴士到市区,从市区坐火车到上海,到了上海再坐机场巴士来机场。镇上和市区有些班车只有一班,一旦错过便赶不上飞机。史志瑛听完十分感慨,对于这些务工者而言,坐飞机是何等“大事”,而此前自己却未能完全理解对方焦虑的原因。国际航班通常提前3小时办票,为此史志瑛特地设置了闹钟,一到可办票时间,她准时去通知那位打工者。

推荐阅读